漯河市金田试验设备研究所

Luohe Jintian Tes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全国咨询热线

0395-6165199

        年专注试验设备研发

工艺先进  品质可靠  供应稳定

提供一对一的全范围服务
销售追踪服务,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
16
新闻动态
新闻分类
医学微生物菌种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
来源: | 作者:lhjtyqcom | 发布时间: 5199天前 | 3086 次浏览 | 分享到:
  受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委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管理办公室于2009年8月2日组织专家对我所承担的“医学微生物菌种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 2005DKA21202)子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组专家由中国农科院刘旭副院长(组长)、武汉大学陶天申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姜瑞波研究员和王秀芳高级会计师、军事医学科学院五所李劲松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所秦川所长等十一位专家组成。项目验收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研管理办公室李冠民处长和验收组组长刘旭院长分别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许增泰处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研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王军志出席了验收会并分别作了讲话。

  专家组听取了李凤祥处长对项目(2005-2008年度)执行情况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并通过提问、答辩和认真讨论,对项目组在课题执行期间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评议,认为项目组提供的验收资料齐全,项目组织管理规范,经费使用合理,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2005-2008年度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 制定和完善了与医学微生物菌种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相关的4个菌种描述规范和11个技术规程。

  2. 建立了医学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数据库,建立了中国医学菌种保藏中心Internet网站和内部局域网医学细菌保藏管理网络。依据共性描述规范和个性描述规范,标准化整理了16235 株教学、科研和生产用菌(毒)种;将5761株的医学菌(毒)种信息纳入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并向国家科技资源共享网上传8912株菌(毒)种核心元数据。初步实现了医学微生物菌种资源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3. 完成了8912株菌(毒)种实物保藏,并采用超低温冻结保藏方法对507株菌种进行了备份保存。制备了312株菌种资源的基因组DNA和181株菌种资源的基因序列测定;并对956株保存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菌种进行了存活和生物学特性的验证。三年共向有关科研生产单位提供了21316份次的菌(毒)种资源,初步实现了实物共享。

  4. 对病原微生物标准化整理、整合中常涉及到的32种病原微生物进行了危害性评估,并对其所涉及的实验室活动及保藏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安全使用和操作、实验室紧急情况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理、运输和接收生物危险材料等方面在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进行了规范和标准化。

  5. 通过平台建设,培养了22名硕士、6名博士,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共发表文章146篇、专着10本,申请专利3项,获得相关成果8项。

  我所项目主要承担科室菌种室、血清室、细菌二室、抗生素室等科室的叶强副主任、何莉副主任、侯启明副主任、陈翠萍副主任、马越研究员等课题组的工作人员出席了此次会议。

  (中检所菌种室供稿)

  受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委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管理办公室于2009年8月2日组织专家对我所承担的“医学微生物菌种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 2005DKA21202)子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组专家由中国农科院刘旭副院长(组长)、武汉大学陶天申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姜瑞波研究员和王秀芳高级会计师、军事医学科学院五所李劲松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所秦川所长等十一位专家组成。项目验收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研管理办公室李冠民处长和验收组组长刘旭院长分别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许增泰处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研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王军志出席了验收会并分别作了讲话。

  专家组听取了李凤祥处长对项目(2005-2008年度)执行情况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并通过提问、答辩和认真讨论,对项目组在课题执行期间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评议,认为项目组提供的验收资料齐全,项目组织管理规范,经费使用合理,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2005-2008年度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 制定和完善了与医学微生物菌种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相关的4个菌种描述规范和11个技术规程。

  2. 建立了医学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数据库,建立了中国医学菌种保藏中心Internet网站和内部局域网医学细菌保藏管理网络。依据共性描述规范和个性描述规范,标准化整理了16235 株教学、科研和生产用菌(毒)种;将5761株的医学菌(毒)种信息纳入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并向国家科技资源共享网上传8912株菌(毒)种核心元数据。初步实现了医学微生物菌种资源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3. 完成了8912株菌(毒)种实物保藏,并采用超低温冻结保藏方法对507株菌种进行了备份保存。制备了312株菌种资源的基因组DNA和181株菌种资源的基因序列测定;并对956株保存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菌种进行了存活和生物学特性的验证。三年共向有关科研生产单位提供了21316份次的菌(毒)种资源,初步实现了实物共享。

  4. 对病原微生物标准化整理、整合中常涉及到的32种病原微生物进行了危害性评估,并对其所涉及的实验室活动及保藏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安全使用和操作、实验室紧急情况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理、运输和接收生物危险材料等方面在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进行了规范和标准化。

  5. 通过平台建设,培养了22名硕士、6名博士,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共发表文章146篇、专着10本,申请专利3项,获得相关成果8项。

  我所项目主要承担科室菌种室、血清室、细菌二室、抗生素室等科室的叶强副主任、何莉副主任、侯启明副主任、陈翠萍副主任、马越研究员等课题组的工作人员出席了此次会议。

  (中检所菌种室供稿)